当前位置:招商资讯 > 业界聚焦 > 正文

深圳与河源共建区域经济合作“升级版”

编辑: 海天 来源:河源日报 2016-09-19 13:28:05

导读:从2013年11月到今年5月,深圳在河源投入各类帮扶资金39.71亿元(不含扶贫“双到”资金),主导和协助河源引进项目271个、计划总投资792.34亿元……一组真金白银的统计数据,饱含着深圳全面对口帮扶河源发展的浓浓深情。

从2013年11月到今年5月,深圳在河源投入各类帮扶资金39.71亿元(不含扶贫“双到”资金),主导和协助河源引进项目271个、计划总投资792.34亿元……一组真金白银的统计数据,饱含着深圳全面对口帮扶河源发展的浓浓深情。

同饮东江水,胜似一家人。相比全省其他兄弟城市,深圳同河源之间更有一层特殊的经济交往和情感联系。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两地因对口帮扶结缘,这一来就是20多个年头。长期的先富帮后富、携手合作发展中,双方结下了绵绵帮扶情,也深深烙上了对方的印记。河源70%的外来企业来自深圳,河源生产的优质农产品60%供应深圳市场,河源也有60万人在深圳务工创业。

深化合作,共生共赢。历史属意深圳、河源这对组合,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深圳在落实省委推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战略中,再施援手、全面对口帮扶河源。在帮扶工作开展中,深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行动践行“分内事”的承诺,多次率队到河源考察和指导对口帮扶工作,特别是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将帮扶河源上升到重大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的高度,强调要真正把河源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办,“吃亏也要干好”。

在全面对口帮扶河源的过程中,深圳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站在区域合作的战略制高点上,以产业帮扶为重点全力实施“造血式”扶贫,打造两地区域经济合作的“升级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市委书记张文如是形容深圳与河源愈发紧密的互动与融合:未来就是深圳的河源、河源的深圳,两地不仅要一体化,更要同城化。

项目对接

优质项目点燃河源经济腾飞新引擎

占地约3000亩,投资总额100亿元,年产值可达1000亿元以上,创税10亿元以上……这是中兴通讯在河源布局的大手笔之作。目前,中兴通讯(河源)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33.8万平方米的厂房及宿舍已顺利封顶,现进入内部装修和安装工程阶段,将于今年底前建成投产。而围绕中兴通讯项目近2万转移人员的社保、子女教育、公积金等生活配套服务事项也在全方位对接中。

中兴通讯(河源)生产基地不仅是河源的“一号工程”,为河源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为河源融入深莞惠经济圈提供了一个经典样本。中兴通讯具有强大的产业集聚能力,围绕其河源基地项目,目前一大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快向河源布局,这将使河源成为珠江东岸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拉动河源工业产生倍增效应。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支撑。以产业帮扶为重点,以项目落地为核心,这就是深圳确定的对口帮扶河源的有效路径,力求双方合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和提升。为了吸引深圳优质项目“相中”河源,深圳持续利用当地的媒体、地铁广告、主干道广告牌、户外视频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推介河源投资环境,吸引社会各界到河源投资考察。

从深圳全面对口帮扶河源以来,深圳从官方组织到民间团体密集来河源走访考察,不乏华大基因、酷派等一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数据显示,自深圳全面对口帮扶河源以来,先后有来自深圳和港澳台178个商(协)会、近380批次、5100名企业家到河源实地考察。而仅今年1月—7月,就先后有来自深圳和港澳台53家企业到河源实地考察。到目前,深河两市已经联合举办了4场大型招商推介会和近50次专题招商活动,引进合同项目276个、合同投资总额929.02亿元。

在两市的共同努力下,深圳一批龙头企业、明星企业纷至沓来,一批优质项目成功落户河源:中兴通讯(河源)基地、巴伐利亚庄园二期、深能源河源电厂二期、王老吉、农夫山泉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百家味、饭饭得、格仕特好等一批优质项目将落户河源高新区;酷派集团和深圳前海弘稼科技有限公司将投资200亿元,在源城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型农业综合生态园……

据统计,2013年11月至今年5月,深圳投入各类帮扶资金39.71亿元(不含扶贫“双到”资金),主导和协助河源引进项目271个、计划总投资792.34亿元,已完成投资277.6亿元。其中投产项目148个,计划总投资210.3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64.44亿元;开工项目68个,计划总投资360.8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3.16亿元;签约未开工项目55个,协议投资额221.17亿元。

不仅如此,为加快项目真正落地,深圳还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根据《深圳市对口帮扶产业园区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及申报指南等配套文件,深圳将安排2.2亿元财政贴息资金支持河源产业园区和产业项目建设。对落户共建园区的产业项目,除按规定享受贷款贴息外,由深圳市经贸信息委每年安排一定财政资金给予奖励和补贴。

相信,随着越来越多深圳外溢优质项目的陆续开工、建成投产,今后必将成为点燃河源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深河融合

共建园区为河源注入发展新动能

今年4月9日,深河产业城内23个项目集中动工,开启了深河合作共建园区新征程。其中,既有深河产业城基础设施项目,又有最新落户河源的百家味、饭饭得等食品产业项目。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基地项目由深圳品牌企业金地集团主导开发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弥补河源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缺少科技孵化基地的短板,为高新区科技企业的孵化成长提供有力支撑。如今,这些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当中。

以深河产业城为核心的共建园区,作为深圳全面对口帮扶河源的创新模式,已经成为深圳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以及环珠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地。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两市联合印发了产业园区共建的《开发建设实施方案》,在2014年、2015年已出资13亿元的基础上,深圳市财政于今年再追加5亿元注入共建园区开发公司(总额达18亿元)。

两地采取“1+N”(一园多点)的方式进行园区合作共建,将整个“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即河源高新区)纳入两市合作共建范围,由双方选择已完成土地整备、条件成熟的地块进行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形成一园多点、以点带面的新格局,力争2017年、2020年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工业产值分别达到1000亿元、2000亿元以上。

今年春节前后,在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合力攻关下,深河产业城A区完成了洪洞水库以北0.8平方公里的征拆工作。这不仅为中兴通讯项目配套工程的开工建设提供了前置条件,也为全面完成A区剩余地块的征拆扫清了主要障碍。目前,已制定深河产业城A、B区未征地块2.28平方公里(其中A区1.2平方公里、B区1.08平方公里)的征拆方案,力争尽快完成A、B区的征拆工作,并同步启动“三通一平”。

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两市确定了2016年度28个园区共建项目,由深圳以全资、部分出资或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主导和参与合作共建,投资总额205亿元。除了中兴通讯一期、巴伐利亚二期以及已经启动的23个项目外,还将有3个项目力争年内动工。为确保这28个共建项目年内落地开工,河源市委市政府专门印发了《深圳对口帮扶河源2016年度产业园区共建项目工作责任分解表》,实行市领导包干制度,明确了直接责任部门、责任人和时间节点要求,并纳入河源市“三赛”专项工作责任考核,实行严格的“月月督查、季度亮灯”。

与此同时,这种共建园区模式在往纵深推进,两市各县区“一对一”结对帮扶,各结对区县同时成立对口帮扶指挥部,并在各县区既有园区内共建“园中园”。在深圳6个帮扶区已到位2.302亿元的基础上,2016年—2020年,深圳4个行政区和2个新区将5年帮扶资金共10亿元一次性集中到位,实施园区共建,并力争为当地各引入1—2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如宝安区和龙川县提出“三生融合、三城联动”的园区发展思路,在龙川规划建设12.6平方公里的宝安(龙川)产业拓展城,现已确定规划建设用地和规划图。龙华新区和紫金县主抓招商引资,促进园区扩能增效,龙华(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上半年引进项目14个,总投资109亿元。

产业共建

河源“南融”打造深圳产业战略腹地

有句话说得好: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一个地方要发展,不能只是“等靠要”,更重要的在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有利机遇、实现“咸鱼翻身”。深圳全面对口帮扶河源,对河源来说绝对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看得远,才能做得大。”从深圳来到河源任职的市委书记张文对河源的发展有着“大胆”的谋划:河源要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把以深河合作为核心的全面融入深莞惠经济圈作为河源发展的主导战略,深度对接深圳“东进战略”,积极实施河源“南融行动”,加快推进与深莞惠“五个一体化”建设,使河源成为珠三角连接长三角、辐射大内陆的重要交通枢纽。

深圳市景旺电子股份公司自挥师河源龙川,迄今已完成投资7亿元,形成年产值超18亿元至20亿元、纳税超2亿元的规模。目前,该集团总部仍在深圳,集团技术中心统筹研发,将深圳的科技成果推广到龙川等的生产基地。“深圳总部河源基地”的“前店后厂”模式,是河源推进与深莞惠产业一体化的生动实践。河源积极谋划与珠三角产业共建,引导和推动同一产业、同一企业在珠三角与河源的总体布局、一体发展,共同打造区域产业链,形成同一水平、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格局,争当深莞惠产业发展的“大腹地”。

遵循这一战略部署,河源先后派出招商小分队400多次上门走访拜会了深圳900多家企业及商协会,进行点对点招商,促成了一批优质项目成功签约。就在8月19日—2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的2016中国·深圳第二届国际现代绿色农业博览会上,河源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场与华大基因等5家深圳企业签约,意向投资额2亿多元,必将引爆河源现代农业产业的能量。而在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产业方面,深圳怡亚通等几个大的物流企业也已经初步决定抱团来河源投资发展,在河源建设“深圳(河源)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和“河源商业物流银行”。

在深河两地“五个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两地的产业合作已经并非简单产业转移。深圳是产业、科技、金融、人才、信息高地,发展总部经济得天独厚;河源拥有无可比拟的土地、生态、资源等优势,“河源制造”也是前景可期。这既是两座城市在产业链中的有机融合与合理分工,也是区域经济合作共生的发展新模式。

倾情帮扶

民生帮扶让河源奔康之路充满信心

深河中学是深圳倾力帮扶河源的一个项目。这所即将于明年9月份开学的高质量初中,计划由深圳出资1亿元并引入深圳名校进行结对,将共同打造成深圳河源教育对口帮扶的重要平台和示范学校。根据选址规划,该学校位于市区东城西片区东江湾畔,毗邻东江湾公园,规划用地4.8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60个班、3000人。项目计划今年11月动工,2017年秋季建成招生。

深河中学被列入2015年度和2016年度深圳对口帮扶的重要民生项目。如果说产业帮扶,是助河源插上了经济腾飞的翅膀。那么,民生帮扶,则让河源在很大程度上补齐了民生欠账,在实现脱贫奔康的振兴路上更加满怀信心,拥有了实现梦想的强大力量。

从去年开始,深圳每年安排1亿元民生帮扶资金,先后启动了十大民生帮扶项目,建设深河中学、紫金县人民医院新院感染楼、市妇幼保健院二期工程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项目,让河源老百姓切实享受到帮扶的成果。比如,随着医院硬件水平的提升,河源患者在当地医院拍CT等检查后,深圳的名医可以借助互联网远程诊疗,极大方便患者。

而且在深河两市的强力推动下,两地相关职能部门也进行了积极主动对接,一件件民生实事不断落地:两市签署了教育、卫生对口帮扶框架协议,全面推动两市58对学校、14对医院“一对一”结对帮扶;扎实推进“深圳名师送培训”活动,培训河源校长和骨干教师1万多人次;联合开展“深圳爱心企业家捐资助教”、“深圳万人公益游河源”、深圳爱心企业“情暖河源”捐赠活动等,社会反响热烈。

当然,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扩容提质、旅游、农业等诸方面,深圳均是不遗余力,倾情付出,只要河源有需要均是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交通是打通河源发展脉搏的重要因素,深圳调动财政和智力的“双资源”,强力支持河源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2014-2015年共安排1750万元专项帮扶资金,启动河源三大交通规划的编制工作;全力协调推进汕湛高速、大广高速河源段建成通车,实现了2015年“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引进深圳市政工程总公司并达成意向协议,投融资90.97亿元启动河惠汕(尾)高速河源段建设。

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是保证“造血”功能持久发挥的关键,两市规划、住建部门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在规划编制、人才培养、技术合作等方面开展全面帮扶。深圳安排730万元帮扶资金,组织完成了由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的《河源江东新区起步区城市设计》、《江东新区起步区绿色生态示范区规划》等9项规划编制。

深圳招商网
深圳招商网
深圳招商网